老兵互动

The Enterprise Interaction

2016

NEWS
05-15

纪念“五•一四”战斗四十六周年暨《战地军魂》画册发行仪式在渝举办

所属:空军高炮战友

        “我是一个兵,爱国爱人民,革命战争考验了我,立场更坚定,嘿嘿,抢杠握得紧,眼睛看得清,敌人敢胆侵犯,坚决把他消灭尽……”老兵们整齐嘹亮的军歌声响彻整个酒店会场。

1.JPG

0U3A0855.JPG

纪念“五·一四”战斗四十六周年暨《战地军魂》画册发行仪式大会现场

 

      2017年5月14日下午,纪念“五·一四”战斗四十六周年暨《战地军魂》画册发行仪式在重庆申基索菲特酒店举行。来自福建、重庆、山西等地的原空军高射炮兵第十五师300余名战友不远万里,齐聚山城,共同见证这一历史时刻。原空七军副参谋长、空军军务部原副部长孙培新首长、原空军政治部文化部部长、原空军报社社长高庆华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重庆轩渝石油销售有限公司、中国新闻网、中国青年网等媒体代表和友好单位代表列席会议。

ZJY7GL]P65G$14]5[GLP}@2.png

到会战友签名留念

XH(W20D~L8ESNX{J`GLP4OW.png

陈少红战友陪同孙培新首长入场

 

      大会开始,全体老兵脱帽,为“五·一四”战斗中牺牲的烈士和国内病故的战友肃立默哀,倾诉了对曾经并肩作战、为国英勇献身的战友们的思念之情。在这些已然年迈可用老人们的回忆里,1971年5月14日的那场战斗伤亡最大,包括8名山西籍战友在内的24名援老抗美官兵不幸阵亡,所以“刻骨铭心”!46年过去了,当年参加过援老抗美的老兵们大多已步入花甲甚至古稀之年,他们依旧日思夜想着当年的战友。

3.JPG

为“5.14战斗”中牺牲的烈士默哀一分钟

 

      仪式上,原空军高射炮第十五师宣传队女兵班班长、重庆轩渝石油销售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少红女士致辞,欢迎来自五湖四海的原空军高射炮第十五师的战友又重返第二故乡——重庆。陈少红董事长讲到:“五·一四战斗距今已经过去了四十六个年头,但经历的伤痛我们没有一日忘怀,一幅幅发黄的老照片、一段段沁人心扉的老故事今天将以《战地军魂》画册的形式面世,画册的编辑、出版和发行,是在座的战友们共同呕心沥血的成果。没有画册,我们将逐渐因淡化而忘却这段刻骨铭心的记忆;没有记忆,我们的后代将无法薪火相传!”

4.JPG

原高炮十五师宣传队女兵班班长、重庆轩渝石油销售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少红致欢迎词

 

      原空七军副参谋长、空军军务部原副部长孙培新首长、原空军政治部文化部部长、原空军报社社长高庆华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孙培新部长讲到:“祝贺《战地军魂》画册的成功发行,感谢组委会的辛勤付出,这是属于空军高炮十五师的历史,我们缅怀先烈,铭记历史!”,高庆华社长讲到:“大家同抱一种爱护军队,铭记历史的愿景,将史实载入史册,让更多的人去了解历史、回顾历史、也将空军高炮十五师的优良作风继续发扬光大”。

5.JPG

原空七军副参谋长、空军军务部原副部长孙培新首长讲话

6.JPG

原空军政治部文化部部长、原空军报社社长高庆华社长讲话

7.JPG

“5.14”战斗英雄二等功荣立者、原43团杨士美政委讲述战斗历史

 

      《战地军魂》画册总编辑武爱奎、主编董为民、山西参战老兵协会秘书长桑国胜介绍了画册筹备、出版、发行情况及画册发行方案、筹资情况等。

       各地战友代表、烈士家属、中国新闻网、中国青年网、重庆市自主择业军转干部创业发展联盟等单位代表到会祝贺并送上锦旗。

 

       据悉,《战地军魂》画册采用12开精装印刷,全书6万字,300余页,1600余张照片,全面再现了空军高射炮兵第十五师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建军历史,是唯一参加建国以后十四次战争中的三次战争的部队。该书由中国科学文化出版社出版,从选题策划到编辑出版,历时十个月之久,数易其稿。为了做到内容的权威性,编委会成员不分日夜查阅和收集整理了大量的党史和军史资料,并聘请专家审定稿件,组织高炮十五师的老战友品读,使该书兼具观赏价值、史料价值和收藏价值。画册真实的记录了高炮十五师英勇善战的光辉历程,颂扬了全师指战员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流淌着我们动人的故事,记载下我们不悔的青春,永远继承和发扬十五师的光荣传统。

7%{]UQ}(2S1[3BX`NKB0%]U.png

 

0U3A1257.JPG

 

0U3A0974.JPG

 

QQ截图20170516145634.png

 

QQ截图20170516145651.png

 

QQ截图20170516145723.png

 

8.jpg

武爱奎(左)、董为民(中)、桑国胜(右)

      随后,《战地军魂》画册启封发行仪式正式开始。孙培新、高庆华、陈少红、武爱奎等领导上台进行为画册发行启封剪彩,并向到会嘉宾和战友代表赠送画册。 

9.JPG

孙培新、高庆华、陈少红、武爱奎等领导上台为画册启封剪彩

 

      拿到画册的战友们激动不已,老泪纵横。从外地赶来的韩战友一边低声啜泣、一边翻看着画册上的战友照片,说:“我没有一刻忘记过逝去的战友们,是他们用生命换来了现在小康生活。我们不会忘记历史,会永远记得这些死难同胞。”“我今年已经70多岁了,身体不好,但为了能看到这本记载着青春岁月的画册,我几夜激动地无法入眠,今天,我终于看到了。”王战友讲到。

QQ截图20170516150400.png

 

QQ截图20170516150411.png

 

QQ截图20170516150537.png

 

2H1A3815.JPG

      《战地军魂》画册启封发行仪式结束后,山西、重庆、福建三地战友共同出节目,进行了精彩纷呈的文艺演出。云南五支队宣传队、30师小炮营友情助演。

11.JPG

轩渝公司文化展示

10.JPG

十五师四十五团汽车连 宣传队联合出演 《相约凤尾竹下》

13.JPG

山西参战老兵协会《桃花红杏花白》

12.JPG

十五师宣传队《民乐合奏》

2H1A4306.JPG

十五师宣传队 《劫刑车》

0U3A1405.JPG

143野战医院 牧羊姑娘

0U3A1398.JPG

十五师宣传队 三弦独奏《浏阳河》

0U3A1402.JPG

老兵小合唱 《老挝救国歌》

QQ截图20170516150707.png

 

QQ截图20170516150718.png

媒体连线——中新网

 

中国“抗美援老”老兵编撰画册缅怀先烈 千张照片首次面世

QQ截图20170516190537.png

   中新网山西新闻5月15日电 (范丽芳)“占巴花,是我生活的希望;占巴花,是老挝的象征……”14日晚间,来自中国各地的“抗美援老”老兵300余人齐聚山水之都重庆慷慨高歌,纪念中国民间首本还原“抗美援老”战争往事画册《战地军魂》的出版发行。 

  该书以图文并茂的形式,记录了46年前发生在中国边境邻国老挝的一段战争往事,由山西“抗美援老”参战老兵协会众筹发起编纂、中国科学文化出版社出版,2017年3月被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空军档案馆收藏。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由于国际形势的变化,中国政府应老挝政府要求,先后派出了11万余人的筑路工程大军到老挝上寮地区修建公路。为保障筑路工程的顺利进行和施工人员的安全,1969年3月至1973年11月,中国派出多支部队担负援老筑路工程的防空作战任务。 

  作为第一支进入老挝抗美作战的空军高炮师,原空军高射炮兵第十五师曾参加过抗美援越、抗美援老和对越自卫还击作战。1971年5月14日发生在老挝东线106公里孟夸地区的那场战斗,让每一位老兵印象深刻。“伤亡惨重,我当时在厨房帮着做饭,很幸运活了下来。”来自山西的桑国胜曾是原高炮15师的雷达技师,“当我赶去救援的时候,现场惨不忍睹,手软到救援包也打不开,后来统计,共造成24名战友牺牲,其中8名是山西籍。”2016年,经过多方努力,8名山西籍烈士魂归故里,被安放于太原郊外的英烈纪念园。 

 

  “也是从那时候,我们有了出画册的想法。”画册主编董为民在发行仪式上介绍,画册从搜集材料到编撰、出版,历时十个月,共选取1600多张照片、撰写6万余文字。由于时隔46年,上述24名烈士的亲人有些已经故去,烈士的遗像也已失散,画册编辑委员会发动中国各地的老兵协会广泛征集,许多关于那场战争的照片得以首次面世。 

QQ截图20170516190551.png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画册的出版工作一度因经费紧张而被搁置,有参军经历的陈少红1980年退伍后便在重庆创业,目前已是当地石油业界的知名女商人,虽然没有参加过战争,但“战友情”始终是她不忍割舍的,2016年开始,她和员工曾自驾行驶上万公里,去云南、陕西、北京、河北等地寻访老兵1000多人。得知画册经费紧张,先后出资近20万元资助。 

   正如原空军高射炮兵第十五师师长卜鸿武为该书写的致辞,“为了援老抗美,我们中的一些人长眠于异国他乡”,借此书出版,“缅怀战友,珍惜现在”。(完)

   原文链接:https://mp.weixin.qq.com/cgi-bin/appmsg?t=media/appmsg_edit&action=edit&type=10&appmsgid=100001533&token=1996023693&lang=zh_CN

媒体连线——中国青年网

 

中国首本还原“抗美援老”战争往事画册出版

   中国青年网重庆5月15日电(吕玮)中国首本还原“抗美援老”战争往事的图文画册《战地军魂》出版发行仪式5月14日下午在重庆举行,来自全国各地近五百名老兵及其亲属聚集于此,共同见证这一时刻。

QQ截图20170516190633.png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美国对老挝进行残酷的特种战争。老挝作为内陆国家,没有出海口和铁路,交通运输主要靠公路和乡村路。自1962年至1978年,中国先后派出了11万工程兵无偿地为老挝修筑了7条沥青路面公路。为了保障筑路工程的顺利进行和施工人员的安全,根据老挝人民党的要求和中老双方协议,19693月至197311月,中国先后派出多支部队,担负援老筑路工程的防空作战任务。

  对这群古稀之年的老人而言,514日是一个让他们内心挥之不去的日子。46年前的这天24名战友牺牲,其中8名来自山西。

  画册主编董为民在出版发行仪式上介绍,画册从立项开始到付梓出版,用时十个月,共选取1600多张照片、撰写6万余文字。尽管在搜寻资料、编辑的过程显得有些艰难。他们克服了年老眼花、对电脑生疏、多病的困难,每天工作超过十小时。在临出版前的多日,许多战友连日工作到凌晨。“10个月前,我的老花眼是二百度,十个月后,已经变成三百度了。

  其中,寻找和恢复24位烈士遗照十分困难。烈士亲人有些已经故去,烈士遗像也已失散。此外,没有资金的帮助让这些行动难上加难。画册发起人、山西参战老兵协会会长武爱奎介绍,多位战友及其亲属在全国范围内发起资料搜索和资金众筹,在很短时间内完成了前期资料搜集工作、募集到27万余元资金。

 

  谈及筹资过程,武爱奎对一位贫困老战友有所感慨。身在农村的老战友经济条件有限,但为了给逝去的战友们一些告慰,卖掉了家里的粮食得来二百多元,捐给了编委会。

QQ截图20170516190645.png

“24位战友是我们每个人心中永远挥之不去的记忆,也是我们每个参战老兵心中深深的痛。”72岁的董为民说,他们那么年轻去世了,我们作为留在世上的幸运儿,能做的就是记录这段历史,更好地怀念他们。所以,不管再艰难,也要完成。

  并未参战的退伍老兵陈少红目前是重庆当地石油业界知名女商人,得知同一部队老战友捉襟见肘,毫不犹豫捐出近二十万元。她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竟然还有人在为去世四十多年的战友奔走,难以错过这次感动。

1976年参军入伍的陈少红说,现在的事业曾经得到过老战友们的集体帮助,借此机会表达感恩。此外,她准备跨越山河、用三年尽力寻访那些久未谋面的老战友,我想知道那些帮助过我的人,现在住在哪,过得怎么样。

 在陈少红看来,这是一件有意义且让她感到快乐的事。时代不一样了,但老兵精神不能丢。

 编纂者之一的桑国胜认为,曾经的这段战争史在年轻人中间几近被忘却,连他的儿女也并不知道父亲曾经参战的细节。亲眼看着不到二十岁的战友们在眼前倒下,老兵们渴望留住一段历史,给后代留一些可回首的念想和借鉴,告诫后人珍惜今天可贵的和平生活。

 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这位68岁的老人曾数次哽咽陈词,常常鼓动战争的人,一定没有经历过战争。你们一定不知道战争到底真正有多残酷,我永远也不希望有战争。

 据悉,这本记录一段战争史的图文资料由山西抗美援老参战老兵协会众筹发起编纂、中国科学文化出版社出版,此前已由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历史博物馆、解放军空军档案馆收藏。

原文链接:

 

http://shanxi.youth.cn/zqgz/201705/t20170515_976768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