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6日上午9时,老兵巡访团一行肩负着师、团首长托付的重任告别了湖北石首的战友们,再一次伴着国庆、中秋大假高速路上的滚滚车流,就这样走走停停,二百八十公里的旅途,我们整整开了五个小时,终于在晚饭前赶到了九省通衢的武汉。
曾经配属我师执行毛主席亲自签发的1968年“2.7”命令,一道开赴广西前线准备入越参加援越抗美作战的原空军高射炮兵十六师第四十六团战友阮景元等9人设宴并热情的接待了我们。
战友们对老兵寻访团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
觥筹交错间共叙战友情
战友战友,亲如兄弟
亲爱的战友,让我们干了这杯美酒
2017年10月7日一早,空军高炮十五师在武汉各区和宜昌等地的九名老兵赶到我们下榻的酒店与我们相会。在这些到来的老兵中,他们年龄最大的七十六岁,最小的六十七岁,平均七十三岁。他们中多数患有不同程度的疾病,有的甚至靠轮椅行动。听说寻访团来看望他们,硬是克服种种不便,来到了预定的聚会点。这些老兵是高炮十五师的元老,他们不仅亲自参与了我师的组建,还先后参加过援越抗美和援老抗美作战。其中三人还参加过对越自卫还击作战,亲历了高炮十五师的撤编。他们是十五师不可多得的“活档案”。他们都十分高兴地愿意为拍摄师史片尽其所能提供相关资料。
在酒店大厅里,老战友们欢聚一堂,大家聊起了在部队的故事,格外开心。
四十四团原政委王茂祥
四十三团原副政委徐诗达
一时战友,一世兄弟
一时战友,一世兄弟
老首长们寻忆当年、相谈甚欢
手紧牵手心紧连心
四十四团原政委王茂祥、师医疗所军医吴焕英夫妇把带来的两本厚厚的影集翻开,给我们一一讲述老照片背后的故事。
令我们感到更为惊喜的是,原师作战参谋张方成带来了1971年12月21日击落敌机上的敌飞行员的飞行日志本和是年12月27日击落美国军火运输机上一枚未爆火箭弹的照片。张方成告诉我们,为了摄制好师史片,他和妻子在家翻箱倒柜找了三天,才找出这些46年来从不示人的珍藏孤本“文物”。
1971年12月21日击落敌机上的敌飞行员的飞行日志
1971年12月27日,击落美国军火运输机上一枚未爆火箭弹
战友互叙离别之情的间隙,我们提议老兵们着迷彩军服和寻访团成员集体合个影时,大家愉快应允。一群两鬓斑白的老人身着军服,似乎回到了绿色的军营,又是整理军容,又是立正稍息敬礼,顿时年轻了许多。
午餐后,老首长们不辞辛苦,抓紧时间在酒店会议室观看了关于王强师长问候并思念大家的视频,以及王强师长、李学彦师长、黄樟根参谋长、黄维国副参谋长、杨士美政委、全书忠团长、秦原平团长、马长国副团长等师团首长签署的《慰问暨托付信》。
老兵们观看后感动万分。四十四团原政委王茂祥、四十三团原副政委徐仕达分别在《慰问暨托付信》上签署了自己的名字。他们拜托陈少红等一行一定不负师团首长和战友们的众望,尽心尽力抢抓资料,努力完成师、团首长交给的任务。他们感谢重庆电视台随团采访人员为拍摄师史片给与的大力支持,并祝愿寻访团圆满完成寻访和摄制任务。
四十四团原政委王茂祥在《慰问暨托付信》上签名
四十三团原副政委徐诗达在《慰问暨托付信》上签名
下午,随行的重庆电视台摄制人员采访了王茂祥和四十三团炮二连原连长姚世荣。时任福州军区空军政治部干部部见习干事的王茂祥向摄制人员简要讲述了筹组十五师师部和四十三团的情况;又讲述了他当政委时,认真落实党中央,部队“顾大局、讲党性、守纪律”圆满完成部队精简整编任务的情况。时任连长的姚世荣虽然小脑萎缩失忆,采访并不如意,但一提到援老抗美期间首战告捷的1971年“1.25”战斗和1971年12月底在孟洪击落四架敌机的情形,他立即把右手圈成手握电发火的姿势,嘴里不停地喊:“打、打......”通过与元老们的交谈,寻访团挖掘到了此行的师史史料片的“第一桶金”。
寻访团圆满完成武汉预期任务后,于10月8日一早,又踏上了前往安徽颍上的征途。
下面请欣赏武汉老首长们的军装照
44团原政委 王茂祥
43团原副政委 徐诗达
44团后勤处原处长 雷记清
44团三营原营长 刘晋中
43团二连原连长 姚世荣
15师司令部作战科原参谋 张方成
15师政治部群工科原干事 熊锦安
15师医疗所原军医吴焕英
44团卫生队原军医 王业汉
43团汽车连战友 阮克义
15师师部战友 程崇学
46团雷达站原技师 阮景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