员工天地

Staff corner

NEWS

抚仙游记

所属:我的风采我做主

   “万顷平湖一鉴清,谁教皓魄涌波明”在这首清代诗人李应绶题为“仙湖月夜”的诗中,描写了云南玉溪-抚仙湖的真实美景。从古至今,任凭人世间沧桑变幻,潮起潮落,唯有不变的仙湖依旧保持着她清丽脱俗,洁身自好的娇媚容颜。只有当你身临其境,你才能体会到望若全疑琼宇合,观涛恍识水晶莹”是何等的境界。

   2017年春节,我们全家三游抚仙湖,为的就是再次去寻求那一份纯洁和宁静。前两次去,都是匆匆一撇,依依不舍,始终无法提笔,害怕词不达意。这一次,我们住下来,细细体会,希望能有所感悟。

   抚仙湖水清澈见底,晶莹剔透,被古人称为“琉璃万顷”。我想也只有用琉璃来形容湖水的干净透亮最为贴切了。湖面海拔高度为1722.5米,湖面积216.6平方公里,湖水最深处158.9米,平均深度为95.2。正是因为这样的地理和先天条件,造就了仙湖的水,她是我国水质最好的天然湖泊之一,达到了1类标准。眺望湖面,最宽最深的部分湖水深蓝,她的蓝不同于大海的蓝。大海的蓝是汹涌,是张扬,她的蓝是宁静,深邃,又充满神秘。常言道:深山有灵,深水有怪。在20世纪,曾有水下考古队员发现湖底有类似古祭祀台的庞大建筑物,以及竖直站立的水下“活人”。还有从古代县志中就有记载的“海马出没”“湖中大鱼”,这等等怪异的现象,都让我对仙湖充满了好奇与探求的欲望!这样的深蓝色一直持续到接近岸边大约100米。才逐渐转为浅蓝色,最后渐渐变为清澈见底的无色。流连于岸边,那并不温柔的风,推送着波浪,一浪紧接着一浪,不断冲打着岸边长满水藻的石头,这波浪白花花的,石头绿油油的,每次波浪拍打上来,那石头上的绿藻就像姑娘的秀发,随水飘荡,波浪退去,“秀发”又瞬间包紧石头。这一动一静,一白一绿,看得人忘情!抚仙湖鱼类众多,但是由于湖水太宽太,反而不太好打渔。其中青鱼要算体型最大的鱼类了,曾有新闻说,当地渔民就钓到一条重约65公斤的大青鱼,还荣获全国钓鱼通讯赛第一名!另一种名贵的鱼类要数银鱼了,银鱼学名康郎鱼,全身银白闪亮,不易捕获,渔民每天最多能打到几斤,价格也在好几百一斤。渔民们每天日出而作,捕鱼归来,就承担起保护湖水的重任,每天他们必把漂到岸边的海藻,杂物一一清理干净,渔民们深知,他们赖以生存的仙湖,赐予了他们得天独厚的馈赠,而他们,必须用一代又一代,沿袭不变的传统去守护她,去守护大自然的平衡!

820424109045236479.jpg

   抚仙湖中有一座岛屿,名为“孤山”。而湖中原来是有两座岛屿,明代曾建一座“饮虹桥”把两岛连接起来,明末一夕风雨把桥和小孤山荡尽现存大孤山。山上有寺庙数座,初一十五,香火旺盛。这孤山还另有一怪,叫“孤山鲛宫”,传说孤山下面有龙宫,还有许多大大小小的洞,鱼王就住在这里,每天湖中的鱼都到这里来朝见,来来往往,遂形成了鱼乐园。

   其实,抚仙湖的名字由来,却真的和山是分不开的。传说玉皇大帝看到了一片湛蓝明净的湖水,便命两位神仙将凡界这一难得的美景画成图画挂在天庭,二仙领了圣旨便下界去了。哪知两位神仙见到这人间的美景,不由得忘情观看,浑然不觉时间流逝,就这样日复一日,两位仙家竟然化作了两座高山,并肩立于湖畔再不能回天宫去了。此后,这片湖水便有了“抚仙湖”的美名,而且流传至今。而抚仙湖岸边真有两座易峰凸起的山峦!

689326113984241257.jpg

   住在湖边的一天清晨,沿湖散步,遇到正在清理水藻的渔民,随意聊起天来,当一位大姐得知我们是自带灶具做饭的时候,热情的非要送我们她自家种的蔬菜。她急急忙忙赶回家摘菜,又急急忙忙赶回来,那硕大的菠菜,是我们在重庆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的。她解释说这些都是他们自家吃的,纯绿色,绝对没有任何化肥,全是因为气候好,光照足,才长得这样大。这要是放在我们家乡,我估计我是不敢买这样大的菠菜的!那菠菜吃到嘴里细腻甘甜清香,实在是太棒了!第二天大清早,那大姐又来了,背了满满一背篼蔬菜,有菠菜,花菜,白菜。。。。。。望着这青翠欲滴的蔬菜,我们拿钱给她,可她却说什么都不要!最后我们要离开的那天早晨,大姐又照例背来了蔬菜,让我们带回重庆去,看着大姐被太阳晒得黑黝黝的脸颊,额头上渗出的细密的汗珠,我的心被感动了,这份纯真、质朴似曾相识又无处寻觅。。。。。抚仙湖的人与这水一样,是透明纯净的,正因为有这样的水,才造就了这里的人有着宽广无暇的心胸!   

10966248504491623.jpg

   这一次游历,纵然还是有未尽之处,但我领会到了很多。环境造就了人,而人也赋予了环境生机,这两者相辅相成,公平守恒。期望这样的净土再多一些,让纯洁的环境去净化人类的心灵,去洗涤浮世铅华,还原我们本真的面目吧!(通讯员方芳)